十九大报告中的“一字之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几个“一字之变”,仅仅一个字的变化,就有了十分丰富的内涵,体现出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些变化,不仅展现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在实现历史性变革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党中央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了解这几个“一字之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好地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
一、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其实从“建设”到“建成”在十八大报告中就已经变化了,放在这里主要是为了强调。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现在已经五年了,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很快就要实现,但只要梳理一下我们国家建设“小康社会”近40年的奋斗历程,才能深深地感到这有多么的不容易。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指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小康社会”这一概念最早是邓小平同志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时候提出来的。邓小平同志不仅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蓝图,还构想了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即著名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在80年代末,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进入小康社会;
第三步:再用30-50年的时间,再翻两番,基本实现现代化。
蓝图绘就以后,剩下就是施工。从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小康目标,到党的十三大正式将“三步走”战略构想写进大会报告,再到党的十四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新任务,到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直到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这个目标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突出位置,打响了一场脱贫攻坚战,使我国贫困人口减少6000多万,迎来了历史性的跨越和巨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并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无不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理论的科学、制度的优越和文化的先进。因此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奋斗。
二、从“很不平凡的五年”到“极不平凡的五年”
今年7月28日,新华社发布了这样一则新闻:“7月26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一开始并未引起太多关注,但随后新华社评论员连发六篇评论,人民日报评论员连发八篇评论,并将此次讲话称为“7.26重要讲话”,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次讲话十分重要,但从新华社简单的不足4000字的报道中及后续的评论文章中,较之以往并没有发现什么新的变化,有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直到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才终于揭开了谜题。现在再回头去看这篇新华社通稿,就能发现7.26讲话中提到的许多论述都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是一以贯之,相互联系的。
从7.26讲话到十九大报告,细心的人发现了一个说法的改变,就是“过去的五年是很不平凡的五年”改成了“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从“很不平 凡”到“极不平凡”,一字之变,彰显了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攻坚克难,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发生巨大变更。现在,极不平凡的五年已经过去,迎接我们的是新时代的新的伟大征程,必须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锐意进取,埋头苦干,再创新辉煌。
三、从“打好蓝天保卫战”到“打赢蓝天保卫战”
在今年3月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时第一次提出要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部署了四项措施治理雾霾。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从“打好”到“打赢”,一字之变,既反映了党中央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定决心,也是新一届党中央为打赢这场蓝天保卫战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让我们这些“为呼吸而战”的老百姓备受鼓舞、充满期待。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几年来,随着中央对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各地积极部署,切实行动,大气环境质量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与2013年相比,2016年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已增加到84个,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个重点区域,PM2.5(细颗粒物)年平均浓度都下降了30%以上,污染在减轻,蓝天在增多。然而,空气质量全面改善的目标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必须要加倍努力、精准治理,才有可能打赢蓝天保卫战。但我们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大家共同努力,全民共治,这个目标一定会实现。
四、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在此之前的提法一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从“国家”到“强国”,一字之变,展现了我们党更加高远的抱负、强大的自信和更加坚定的决心。在十九大报告中搜索“强国”一词,可以看到人才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等11个强国,处处体现着“强”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梦,必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付出更大努力才能够实现。
五、总结
纵观这几个“一字之变”,虽然只有一个字的变化,但背后都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同志艰辛地努力与付出。作为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基层的党务工作者,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公司新一轮改革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条:没有了!
下一条:没有了!